• HD中字版
  • 正片
  • 1
葛底斯堡

葛底斯堡

主演:
马丁·辛,史蒂芬·朗,杰夫·丹尼尔斯,汤姆·贝伦杰,凯文·康韦,C·托马斯·豪威尔
备注:
更新1
类型:
战争片
导演:
罗纳德·F·麦克斯维尔
年代:
1993
地区:
美国
语言:
英语
更新:
2024-03-13 10:18
简介:
1863年7月1日,十五万名士兵在命运安排下,相会于美国的盖兹堡;他们各自为了理想中的民主政治抛头颅洒热血。结果,有三分之一的人倒于寂静的麦田中;他们的生命创造了南北战争的转折点,这场战役是历史上的盖......详细
热播战争片
葛底斯堡剧情简介
1863年7月1日,十五万名士兵在命运安排下,相会于美国的盖兹堡;他们各自为了理想中的民主政治抛头颅洒热血。结果,有三分之一的人倒于寂静的麦田中;他们的生命创造了南北战争的转折点,这场战役是历史上的盖...
葛底斯堡影评
更大的世界——美国人的内战反思    这里埋葬的,不是63万北军和48万南军,而是100多万美国人。    他们居住在同一片土地上,信仰着同一个上帝……    19世纪中叶的美国爆发了南北战争,美国第16任总统林肯成为南北战争时期的北方领导者。以林肯为首的北方军与南方军展开了一场十分残酷的战斗。    一天,刚结束了一场战斗,林肯遇见了一位狂热的北方军支持者。“这场战役中,他们死了2700人,而我们只牺牲了800人,这对我们来说是大获全胜的一战啊!太棒了!”该女士激动地欢呼道。    林肯对她的评论很是震惊,严肃地说:“3500个同胞手足为此丧生,这样的战斗能称之为大获全胜吗?”    “哦,总统先生,您可别这么说。”女士辩解道,“事实上,我方只损失了800人,不是吗?”    林肯低下头,泪水流出了他的眼眶。他用简短又有力的声音回答道:“女士,看来我只能说,这个世界远远大于你的心灵世界。”    林肯的话,似乎不止是局限于美国人,这个支持北方军的女士,为“歼灭”3500个南方人而欣喜若狂,却没有为“牺牲”的800名她眼中的“同胞”感到悲哀,在她看来,这些士兵的死亡数量,不过是用来衡量双方利弊的而已。    林肯是虚伪的,有多少所谓“雄才伟略”的政治家,不是在双手沾满鲜血的情况下登上权力的顶峰的呢。    然而在美国人的心目中,林肯始终是最杰出的一个总统,比罗斯福和“我心疼”更倍受尊重。林肯也的确有资格让人去尊重他,因为,用日常人们的“道义”去衡量一个政治家是很幼稚、很愚蠢的,如果“道义”可以决定一切的话,那么全世界所有“很有作为”的领导人,都应该切腹谢罪。    政客如此之多,但能称为“政治家”的并不多,林肯就是一个政治家,他知道怎样做,才是对美国、还有他的权力机构最有利的。林肯所提倡的南北平等的价值观,对美国的发展无疑是正确的,尽管他很讽刺地死于激进者的子弹之下。    美国诞生至今已有数百年历史,除了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,本土基本上没有发生过其他战火。    如果说独立战争美国人还可以因为性质是“御外”而感到自豪的话,那么南北战争留给美国人的,就只有创伤了。    100多万美国人的死亡,意味着至少会有200多万人为他们流泪,这100多万人,有谁不是父母生的呢?况且他们还会有兄弟姐妹、子女和朋友。    在美国人拍摄的南北战争电影中所折射出来的主题,不是北方军“正义必胜”,也不是南方军“壮志未酬”,而往往会绕开政治上的是非,去着重渲染“手足相残”的悲剧,因此你经常可以在美国的内战片看到,影片安排了两个立场完全不同的主角,效力于相互敌对的政治势力,彼此挥戈相向,没有谁是真正的赢家,最后留下的,只有尸山血海,还有亲人朋友的眼泪。    北方人会抱着同伴的尸体痛哭,南方人亦会对战友的死去感到悲伤;北方人会对飞来的子弹感到恐惧,南方人亦会躲在掩体下畏缩不前;北方人打仗英勇沉着,南方人亦视死如归;北方人追求自由理想,南方人亦誓死保卫家园;北方人会抢掠民宅,南方人亦会奴役黑人;北方人会喊“战斗下去,兄弟们!”,南方人亦会如此呐喊……    在美国人的电影中,南方人的价值观依然像过去那样,很难令人认同,但你却可以清楚地感觉他们也是活生生的人。当子弹射入南方士兵胸口的那一刻,他们是“死亡”,而不是被“消灭”了……    这些电影的描写,早已超出了所谓“正统”与“反叛”之间的区别,从而上升到人性刻画的阶段。    一个人,首先是人,然后是美国人,再之后才是北方人、南方人、美国黑人。    近些年来,美国拍摄了不少反映南北战争的影片,其中不乏优秀之作,除了《光荣战役》和《冷山》这些公认的经典,还有两部片子亦具有相当的可观性:《盖茨堡之役》和《众神与将军》。    好莱坞现在老拍“史诗巨作”,结果看来看去却发现,叫一万个人跑到广场上打架就叫“史诗”,坐上飞机飞到空中转一圈就叫“大场面”,男女走在一块必定接吻就叫“爱情悲剧”,敌人的子弹如蜜蜂群般飞来时主角居然还有空去聊天讲大道理就叫“人性光辉”,BOSS在占尽优势的情况下还要摆酷浪费时间最后被主角反过来干掉就叫“精神”……    于是乎现在,无论好莱坞的还是国产的,每当我听到“史诗巨作”时,总会免不了感到鸡毛皮刺刺,立马避退三千舍。    可是,《盖茨堡之役》和《众神与将军》的出现,却让我着实一回感受到了真正史诗之作的魅力。    这两部片子其实是改编自“美国内战三部曲”,剩下的最后一部作品是《终极衡量》,目前还在拍摄中,估计2010年会上映。    “任何人去评价一群人都是片面的,你一次只能评价一个人。”    以上这句话,来自《盖茨堡》,说的是对黑人的看法,但也适用于美国的北方人和南方人。    史书总喜欢简单地将这场战争中的人,片面地划分为南派或北派,但实际上,南方人有亲人在北方,北方人也有亲人在南方,《盖茨堡》一片里就揭示了,南北战争中存在过亲人朋友因效力于不同军队,结果挥戈相向的悲剧。    还有就是历史上,并非所有的南方人都支持奴隶制,相反北方倒也有不少显贵之人拥有庄园、并养着一大堆奴隶,比如“某个”北方的常胜将军就是其一。    正当我们中国的砖家们在“爱憎分明”地评价美国人的内战时,美国人自己却已经在认真地思考这场内战换来的得失,在美国人看来,南方亦有不少人是发自内心想保卫他们的家园的,他们只是不愿接受北方军的统治。    简单对南北战争作出评价、以一个概述去衡量南北双方所有人,本身就只是以偏概全而已。在灾难面对,暴风雪绝不会因你信仰共产主义而优待你,子弹亦不会因为你供奉资本主义而赐予你金刚不坏之身。    《众神与将军》里有个情节让我印象深刻,战火停歇之时,有个南方士兵闲着无聊,就与对面的北方士兵搭起话来,结果处在远方时,两人彼此戏谑、嘲讽对方的价值观,可相互靠近时,却又相视无语。最后,两人送给对方一点东西,然后一声不响地回到自己的阵营里。    因为离得太远了,不了解敌人,所以觉得“敌人不是人”,只是一个应该被歼灭的对象,可是靠在一起时,就会发现,所谓的“敌人”,不过是一个意识形态与自己不相同的活人。    对生命的高度尊重,是这些影片共同的特点。还有,就是影片里的角色,都很人性化。这两部影片对人性的高度还原,完全不亚于《帝国的毁灭》和《从海底出击》。    人性化并不等于美化。所谓的美化,是指为南方的奴隶主制度擦粉、辩护、翻案、吹嘘其合理性。而人性化,则是将南方人士重新还原为普通人,展现他们的七情六欲,而不是将其片面地塑造成三头六臂的妖魔鬼怪。    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父母,他们的价值观都有一个形成的过程——这是一句废话,但许多废话都是真理。也许南方人是恶魔,可一味地谴责恶魔,而不去思考恶魔形成的过程,那是对历史的不负责任。    《众神与将军》第一场战役结束后,当北方军的演讲人念出“相比较之下,你们的牺牲人数更少一些”时,没有一个北方士兵感到兴奋,没有一个人认为这是件值得庆幸的事,他们清楚地、痛心地感觉到,那些与自己相处多年的朋友们,在炮火中转眼之间就消逝了,永远地闭上了眼睛,不会再与他们说话,不会再与他们一起生活。他们是一群生命,是活着的人,但在政治家和史学家眼里,只是数字而已,当这个数字的减少速度低于敌方时,就是胜利,就应该吹捧,高于敌方时,则只是被“感慨一番”而已,然后高喊几句漂亮口号,自然会有人继承他们的“不朽遗志”。    除了对生命的思考,两部影片还将这一人性的反思延伸到了政治领域,以及战争的残酷。    首先,许多南北战争电影在批判南方的奴隶制的同时,也不避讳北军真实存在过的抢掠民宅的暴行,而北方劳工的境遇,恐怕并不比南方黑奴好多少。但总的来说,北方军队还是更有资格自称代表“正义”    可是,黑白却不总是那么分明,更多时候人们总是处在灰色地带,只不过北方军民比较偏白,南方军民比较偏黑。    如果说政府是“父母”的话,那么国民则是“子女”,因此“父母”只要打着一个“为子女着想”的旗号,就可以赢得“子女”的支持——不管这个“支持”,是直接的,还是间接的,是自愿的,还是被迫的。    《盖茨堡》中有个情节是一个北方军官向士兵讲述战争的目的,解放黑奴的意义到底在哪里,一般而言,这个情节之后就是听众们大受感染,纷纷挥手请缨参战,但导演却没有这么处理,他只是让军官讲完话后,默默地走开了,留下了一群正在思考的听众。    那些听众,就是缅因的北方士兵,正如一位网友所评论的:“他们认为同缅因州所签订的从军协议已经到期,理应回家退出战争,根本顾不上什么解放者的崇高使命。最后出于上校的恳求才重返战场,并且在战斗中证明了他们不是懦夫。而被俘南军士兵的一席话也说明战争并不象宣传的那样简单,试问谁能不为自己的家园而战?——即使他身着南军制服。在这里,他己不单是一个单纯意义上的叛军,而是一个保卫家园的战士。”    也许在某些文人墨客看来,北方军“取得了伟大的胜利”,但在美国人民的眼中,北方军在这场无情的战争中,失去了无数的战友和亲人,流过无数次的血和泪,抛下了父母和子女,当付出了极为沉重的代价后,得到的,仅仅是在史书里写上“胜利”二字,以及无聊文人们的歌功颂德,此外无它,可实际上战争带来他们的心灵创伤却数之不尽,南方军亦是如此,普通老百姓和黑人更是如此。    当东条英机舒舒服服地坐在桌子前写下几句蹩脚的歪诗,然后再喊上一句“武运长入”时,当小不死用一大堆漂亮的爱国口号鼓励别人去为他送死时,当魏巍、张宏志这些御用文人之流在撰写一篇篇华丽的马屁大作时,他们是否曾体验过战争最前线的残酷?他们是否曾感受到子弹飞来的那一刻,生命即将消逝的绝望?他们是否感受到长期在外扎营的士兵们,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?    任何一场战争,抛开那些冠冕堂皇的理由,余下的就不过是“有效率地杀人”而已。    我并没有因为看了这两部影片,而重新认为南方军就代表了正义,正如《众神与将军》里所说的,南方人追求自由,是可理解的,但如果将这种自由,建立在黑人的痛苦上,那就是错误的。然而,这两部影片,促使我更加平静地去看待这些历史。    这只是两部客观的影片,两部近乎伟大的影片——我很少使用“伟大”这两个空虚的字眼。    期待“内战三部曲”的最后一部。    附1:两个敏感问题……    其一:关于“成王败寇”    相信很多看了美国内战片的国人,都会不由自主地联想到我们自己的内战来,并思考为什么美国人能够如此深刻、真诚地去反思内战给全体美国人带来的伤痛,而中国人却不能呢?    其实,任何事物,都有一个形成的过程,何况是对战争的思考。    德国人认真地反思二战,赢得了世人的称赞,但实际上德国人的反思道路是很曲折、很漫长的,而并非一开始就能像现在这样全面地去反思二战。战争结束后,德国人开始时是不甘失败,接着是勉强认罪,再接着是摇摆不定、感到迷茫,然后是开始片面地反思、将所有责任怪罪到纳粹身上,再之后是意识到战争不是单独由希特勒发起的,到了现在,德国人民的反思可以说已经日渐成熟化,不再简单地谴责,也不为自己作辩护,而有着更为全面的思考。近几年的一些德国二战电影,如《过客》、《浪潮》等,则将这种反思升华为对人性的探索。而数十年前的德国人,是拍不出这样有意义的片子的。    只要时机成熟,那么反思的时刻也会跟着到来。韩国佬也是在金大中访问北朝鲜后,才开始让朝鲜军以比较正面的形象在电影中出现。美国人能够反思南北战争,是因为美国拥有反思的资本,而《盖茨堡》、《光荣》等影片的出现,则反映了美国人在“这一方面”的反思日益成熟化。    反思内战,对目前的中国而言,是一种奢侈,原因不必多讲了。    其二:关于美国人的自由价值观    美国人的民主、自由、客观、公正,只属于白人内部,有时也属于黑人,但很多时候并不属于黄种人和印地安人,直到今天,美国影视作品中妖魔化中国人、丑化印地安人的印象依然随处可见。而在批判中国的弊端上,美国媒体从来不会手软——尽管西方列强先是依靠铁血殖民主义强盛起来,然后才高喊“人权”。    黑人能够获得美国主流社会一定的尊重,是黑人自己争取来的,他们虽然人数较少,但团结一致,马丁·路德·金,只是一个代表性的人物。    相比之下,华人在美国社会争取权益时,很多时候只是单枪匹马,而且还经常闹窝里斗。华人圈里没有马丁·路德·金。    美国也有反映黄种人受到歧视的影视作品,这很大程度上还得归功于李小龙,在他出名之前,许多美国影视里的华人,无非都是些猥琐、丑陋、疏着辫子、面黄肌瘦的病夫而已。    李小龙能够在外国受到尊重,并不止是他的功夫。可惜,国人不会利用李小龙所创造的条件,直到今天,外国人对李小龙的敬重,也只停止在对李小龙本人身上,华人并没有因为他的努力而形象获得改善。    除了种族歧视,美国人也善于玩双重标准,他们指责中国人对XI-ZANG的“暴政”,把打赖吹嘘成“自由民主斗士”,毫不吝啬地给打赖颁发一大堆奖章,可是他们似乎“忘记”了,他们自己是如何处理弗吉尼亚的独立问题的。有些中国网友很聪明,把这些存在的事实搬出来反驳美国人,可是,任何一个政府,只想让本国人听到有利于自己的话,美国也不例外,所以中国网友的反驳,自然不会传到美国佬的耳朵里。    别以为“河蟹法”只是中国才擅长,老外也精得很,日本的小右们前几年就把漫画《国家燃烧》里那段反映南京XXX的情节给“河蟹”掉了。    有句大道理是说,尊重,是靠自己去争取来的,而不是等待别人施舍。    中国强盛起来了,中国自会得到想要的尊重,其实比起几十年前,现在的中国要好很多了,阮次山去某些东南亚国家访问时,对方还得派人恭恭敬敬地迎接。只是泰国等周边国家还认为我们很穷,以致中国人去那边做生意时他们竟吓得唯恐避之不及,犹如见到了无赖的乞丐(我的一个亲戚的亲身经历)。    缺乏交流和自我宣传,也许是偏见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吧。国内许多媒体的宣传攻势,只针对本国人。    我不是哈美帮,也不是仇美派,但我对美国始终谈不上有多大好感,原因倒不是什么朝鲜战争、越南战争之类,这些都离我很遥远,我只能从书本上看到这些,而书本上的观点往往很片面,对于追求“尽信书不如无书”的我来说,这些书籍不利于我了解美国。    真正使我对美国产生反感的,还是来源于1999年美军轰炸我国大使馆的事,那时我的家乡还暴发了反美YOU行,记得当时,我的反美情绪可谓达到了极限。    但是,我没少接触过美国人的东西,尤其是影视作品,从小时候看的动画片《猫和老鼠》,到那些得奖无数的“美国大片”,我都数不清到底看过多少了,如果说美国人的价值观对我一点影响都没有的话,那纯属扯淡。    因此,我可以说始终是保持着距离去看待美国,避免自己对其过于献媚,或者过于盲目仇视。    至于像战史沙龙上某些霉粉所摆出的“爹亲娘亲不如美国人亲”的姿态,只让我感到恶心。    无论如何,反思是有意义的,反思万岁,感谢老美拍出了这些好片子:《盖茨堡》、《众神与将军》、《细细的红线》、《纽伦堡大审判(特别版)》、《现代启示录》、《野战排》、《全金属外壳》……    附2:美国经典南北战争影片    内战三部曲1:《众神与将军》    内战三部曲2:《葛底士堡(盖茨堡之役)》    (内战三部曲3《终极衡量》拍摄中)    《光荣战役Glory》    《乱世佳人(飘)》    《冷山》    《与魔鬼同骑》    《南北乱世情》